3月10日至12日,永春縣組織原駐村(掛職)干部開展第二期“返永走親”活動。永春縣委書記呂建成出席“返永走親”座談會并講話,充分肯定原駐村(掛職)干部為永春經濟社會發展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持永春發展。永春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紫釗通報了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今年主要工作安排,縣招商辦負責人作了招商推介。
憶往昔、敘舊情、聊變化、談發展……座談會上,“返永走親”的原駐村(掛職)干部以及目前在崗的省派、市派駐村(掛職)干部歡聚一堂,熱烈討論交流,積極出謀獻策,共同助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生態永春新篇章。
“結親”促發展
去年,永春縣就開始聘請“返永走親”的原駐村(掛職)干部擔任鄉村振興導師,今年還同時發起“我為鄉村振興辦件事”主題活動,發布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公益、醫療教育、志愿服務、宣傳推介等六大類25個項目。
“看到永春發展日新月異,感覺十分欣慰!”廈門海關四級高級主辦劉斯生說,“當年我們幾個省派駐村干部一直在奔赴爭取的項目落地見效了,現在又有新項目策劃出來,我們將發揮資源優勢,開展技術幫扶,幫助解決永春產業、行業或重點企業遇到的技術難題。”
據了解,在廈門海關原駐村干部的幫忙推動下,海關部門與永春縣政府簽訂的擴大出口合作備忘錄,在蘆柑生產期開始,就按國外要求開展出境水果相關政策宣講,指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嚴格落實外來有害生物監測、安全風險監控措施,夯實質量安全基礎,助力推進鄉村振興。
泉州師范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黨委書記鄭少君,從2015年開始踏上三輪五載扶貧路。“第一年在坑仔口鎮洋頭村蹲點結束了,但通村公路改建工程剛動工,我就主動申請延長一年。”鄭少君介紹。一年又一年后,讓大家沒想到的是鄭少君再到東關鎮東美村開始了新一輪的三年駐村。“我心里面還很想在扶貧工作上多做點事,另外一個原因是我特別喜歡永春的青山綠水。”他說。
目前在崗的市派駐湖洋鎮蓬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偉煌說:“各位駐友前輩的擔當精神令人欽佩,我們將沿著他們的足跡接續前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結親’促發展,以‘結’為要,以‘親’為旨,加強與原駐村(掛職)干部溝通聯系,必將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從而進一步打開各領域交融與合作的大門,共同推動永春邁入更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永春縣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說,這也是該縣近年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有益嘗試,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探親”解民憂
一朝駐村經歷,一生永春情緣。此次活動中,“返永走親”的原駐村(掛職)干部深入考察永春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實地走訪了智能陶瓷家居、海峽花卉、中國香都、現代農業等產業園和岵山鎮北溪村、蓬壺鎮仙嶺村。
大家邊聽邊看、邊走邊議,集思廣益解難題。位于蓬壺鎮的永春現代農產品集中加工區,以建設“買全國,賣全球”的一站式高水平特色農產品加工區為目標,招商工作正緊鑼密鼓進行。廈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廈門機場檢驗檢疫局五通辦事處副主任鄭萬里表示,“我們服務對象主要是農產品經營企業,今后將做好牽線搭橋,協助招商推介,推動以商引商,吸引外地企業家來永春投資興業。”
雖然那場偉大而又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役已經完美收官,迎來了一場如火如荼與改天換地的鄉村振興新戰役,但回眸過往那些駐村扶貧的日子,大家依然心潮澎湃,難以忘懷!活動中,大家還紛紛返回昔日駐地“探親”,共話美好未來!“鄉親們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打我的電話。”這是原駐村(掛職)干部不約而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華僑大學離退休處副處長劉朝民駐村結束后,還多次返回新瓊村,走到群眾中間,來到黨員家里,總有聊不完的知心話。”達埔鎮新瓊村黨總支部書記潘文兵說,“他懷揣濃濃鄉情走親、結親,用實際行動幫助鄉親、熱絡鄉情,切實為群眾辦了一些實事、解了一些難題。”
在蓬壺鎮東星村會議室,平潭綜合實驗區城鄉建設與交通運輸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戴文生與村“兩委”干部一起重溫駐村時光,暢談鄉村振興這幾年村莊變化,圍繞“農民如何增收”、“如何壯大集體經濟”、“黨員如何模范帶頭致富”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幫助理清發展思路,進一步做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今年已是第二次舉辦,在去年的基礎上,邀請更多原省派、市派到永春駐村(掛職)干部加入到‘走親’大家庭。”永春縣委組織部主要負責人介紹,“我們進一步豐富了‘走親’工作內涵,形成了‘走親+’工作模式,營造‘一家人、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林開域)